在不久前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是中央关心的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目前为止召开了30次会议,其中有四次谈到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说到看病,很多在医院动过手术的病人都有个感受,就是材料费太贵了,动辄上万,甚至十几万,让患者不堪重负。怎样把医用耗材的价格水分挤出去,把价格降下来呢?我们看看宁波的尝试。
宁波的郑老伯,双腿膝关节都有问题,2012年他做了右腿的关节置换,今年他又做了左腿的关节置换。两次手术,选择了同一家医院、同一位医生,用的人工关节也完全一样,可是一算账,医药费花销倒比五年前少了好多。
对照郑老伯两次住院的账单可以看出,之所以手术比过去便宜了,主要是材料费降价了。第一次材料费用了36000元,第二次用了23300元,光材料费就相差12700元。
所谓的材料费就是医用耗材的费用,这个费用能够大幅下降,这在五年前人们还不敢想像。2012年,宁波曾在最有代表性的三家医院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2010年到2012年间,三家医院的医疗费用以年平均20%的速度在递增,其中耗材费用的增幅更达到了31.1%,它占了全部住院病人总支出的22%-30%,占了手术病人医疗费支出的50%左右。
医疗费用,特别是医用耗材费用增长过快,加重了老百姓看病的负担,也让医保资金不堪重负,特别是这种增长背后还暗藏着巨大的隐患。
耗材的价格虚高,厂方或者经销商有相当的利润空间,就会做一些不规范的或者不合法的经济交往。比如像学术进修,培训等方式,在医生中推广,医生可能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多使用一些他们的产品,这样一方面就会加重病人的负担,同时也会给医院造成不良的影响。
医用耗材虚高像黑洞一样,吞噬着国家和百姓的救命钱。为了解决医用耗材虚高的问题,宁波市也曾想过很多办法。五年前,他们就率先在全国实施“零差价”政策,也就是说,医用耗材进价多少钱,患者使用就多少钱,不允许医院从中赚一分钱,希望以此遏制高价采购的冲动。但是医用耗材的价格并没有降下来。
原来,虽然实行零差价,医院在耗材采购和使用中没有收益,但是由于医院各自为政,在与厂商讨价还价中没有市场优势,很难把价格降下来,而且还造成价格的混乱。更重要的是,医生在耗材选择中有很大的自主空间,不切断利益链条,价格虚高的耗材就会有市场。
医改到了攻坚期,必定会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2015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就强调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面对虚高的医疗耗材价格,宁波开始从机制上进行改革。
从2012年底开始,宁波医改迈出关键一步:实行耗材集中采购。
对医用耗材的采购方式进行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要让各方面都满意服气,就要考虑周到,把工作做得扎实、细致,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改革要面临很多压力,其实最难过的就是人情关。
改革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企业反对集中采购,认为那些出局的企业供应商也会通过关系来说情,希望能够进入宁波市场。
对此,宁波市卫计委的主要领导在大会上公开承诺,在耗材的集中采购中,保证不打一个招呼,不递一个条子,为采购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同时为了挡住说情者,宁波设置了第一道防线:企业资质由计算机说了算。由计算机对供应商资质要素进行评分,评估结果当场公开,让不合格的企业既进不了大门、也走不了后门。其次,如何把住质量关,也是集中采购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医生对此就有很多质疑,特别是外科医生反应强烈。觉得可能会跟原来使用的东西不一样,外科医生有一个成长过程,不是拿来马上就能使用,需要适应。
那么在集中采购中如何保证医用耗材的质量,让医生使着顺手,让患者用得满意,宁波市又设置了第二道防线:品牌遴选由专家说了算,从各大医院推荐专家,独立对资质入围品牌进行投票,按得票多少遴选价格谈判的入围品牌。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关键的还要把价格降下来。医疗耗材品种多,规格型号复杂,专业性强,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给价格谈判带来很大困难。在医疗耗材市场,就是一块小小的纱布,里面都有很多名堂。
一块5厘米×8厘米的一块纱布,和5厘米×9厘米的纱布。乍一看没有什么区别,但面积稍微变化了一下,价格就是成倍上升。其实在临床上使用效果是一样的。
为了防止一些厂商钻空子,宁波市在遵照同规格产品低价成交原则的同时,特别提出了一个“非全系列产品成交原则”,也就是同一种类的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中,只能成交其中一种规格的产品。就像这种止血纱布,一个系列中大大小小规格各有不同,最后成交的只能是其中一种规格,而不是整个系列。
价格谈判实际上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负责价格谈判的专家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跟入围供应商锱铢必较。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的骨外科病房,患者许先生刚刚做完腰椎体成形术。
做这种手术要用锥体成形器械,这是这项手术最主要的材料,患者许先生只知道现在的费用比以前便宜了,却不知为了拿到现在的价格,谈判专家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在集中采购前,这种耗材在宁波各医院是22000元,竞价时,经过多轮报价,逐轮淘汰,一家企业报价6450元希望独家成交,这已经是下降71%的超预期低价了,但是专家们想了想,觉得这样不妥。
这种材料上年度在宁波全市的销售量是四千一百万,数量比较大,当时觉得有两家比较合适,万一一家有什么特殊情况供应不上,第二家供应,不会出现缺货断货的现象。唯一接近的一家报价是八千八百元。八千八百元和六千四百五差距实在是太大。
于是谈判专家又与第二家企业展开了拉锯式谈判。经过三天两夜六次谈判,最终两家企业均以6450元成交,确保了价格合理、供应充足。
到目前为止,宁波市已经分五批,对18大类1436种医疗耗材产品进行了集中采购,平均降幅达到了43.15%。截止到今年的6月底,已经累计节约医疗费用5.76亿元。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费用下降之后,医用耗材的用量,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止血纱布不仅价格下降了80%,使用量也下降了四倍。
过去价格虚高,医生在使用时会冲动,现在价格降下来了,厂方没有公关,医生使用耗材更趋于理性了。
医疗耗材费用的下降,让患者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而医保费用的支出增长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据宁波社保部门统计,宁波市医疗机构通过实施有效的控费举措,职工医保的年医疗费用支出增长率,从2012年的15.3%下降到了2015年的5.2%,为此,根据有关政策,社保部门对相关的医院都进行了奖励。
宁波市医用耗材采购通过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他们敢改、会改,实现了多方共赢。
宁波的改革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要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不仅要破除以药养医,还要破除以耗材养医的现象,用更大的破冰勇气、更多的创新思维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核心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部门利益为中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价格虚高的医用耗材仍有广阔市场,宁波走在了改革前列,但还需要更多城市一起发力,才能挤干医用耗材领域的超额利润。
下面请看详细内容…上一篇:《焦点访谈》2016年12月24日视频 从群众的“痛点”找药方 | 下一篇:《焦点访谈》2016年12月26日视频 “三医联动”向医疗痼疾开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