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连续播出的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已经进入尾声。它让我们对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有了一个全面而生动的了解。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一个词就是“落实”。他曾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中央共部署了600多项重点改革任务。这些任务虽分属不同的领域,但又彼此关联。要把这些改革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就必须按照中央设计的改革蓝图整体推进。那么,过去的几年,全面深化改革是依靠什么样的框架和方式在进行?又是如何保证把这些改革蓝图变成现实的呢?从今天起,《焦点访谈》将推出系列节目,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落实。
72年前,唐华胜老人出生在广州,然而,在过去的很多年,他心里却时常有些不是滋味,仿佛没有完全被这个日渐繁华的城市所接纳。而这都和他的一个尴尬的身份,俗称“黑户”有关。
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历史原因,唐华胜离开了老家到外地打工,最终在云南安了家,却没有落上户。一直到去年年初,国家《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发布,唐华胜一家人的生活才迎来了转折。唐华胜说:“这个政策是太感动,太暖人心了,不单是我返回了我的家乡广州市,恢复好了户口,连我的几个小孩也是一起跟着我,回到广州落户了,解除了我们小孩子成长的后顾之忧了。”
前两年,成都女孩儿饶想迎来了自己的双胞胎弟弟——幸运和好运。“二孩”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像她这样的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发生了改变。饶想的爸爸告诉记者:“从我个人来讲比较喜欢小孩。就是(她)一个也比较孤单,想着生个弟弟妹妹陪伴她,虽然很辛苦,但是痛并快乐着这样的感觉。”
在上海,年近八旬的袁老伯签约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因为身体原因不太方便出门就医的他,现在心里比以前踏实多了。“我有什么毛病不懂的,我就要问她。再有我们这个地方医院比较近,经常多请教她。现在这个电话也方便了,她电话留给我,我有什么事就问她。”袁老伯说。
袁老伯等人所经历的这些改变,正是全面深改落地生根,带给群众的一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十八大以来,这样大大小小的改变还有很多。那么,全面深改到底是如何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呢?改革进入深水区,哪儿疼打哪儿已经力度不够。过去几年,一个站在国家层面解决问题的整体性方案正在日渐清晰。
在2016年初的中央深改组第二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如果把全面深化改革比作建造大厦的话,全面深化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争把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而这个目标在2016年已经基本完成。
2014年1月,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设立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6个专项小组。几年来,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土地制度、对外开放、文化教育、司法公开、环境保护、养老就业、医药卫生、党建纪检等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全面铺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表示:“过去很长时间我们不提全面,就提大胆试大胆闯。现在提的是全面,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顶层设计和谈全面的底气,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框架,按照全面来把握经济社会转轨,应该讲就是叫历史新起点上我们要有一个配套设计,支持我们继续大踏步地跟上时代。”
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常说“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在进入全面深改时间之后,为什么要强调主体框架、顶层设计的作用呢?
贾康认为:“到了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光看某一个侧面,强调哪一个具体的这样一个对策的重要性,都不足以真正解决问题,各种各样的对策要合在一个有效制度供给,带动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提高的配套改革中间。”
群众的大事小情能不能解决关键看落实,而要想保证改革举措能最终落地,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必不可少。这个设计既包括改什么、怎么改,也包括如何落实的体制机制建设。比方说“怎么改”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共部署了600多项重点改革任务。这些任务虽分属不同的领域,彼此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若不进行系统性改革、整体推进,将大大影响改革的效果,甚至形成相互掣肘。
近几年来,有关中国企业税费高的消息时常成为舆论焦点。这其中,企业反映最集中的就是政府行政性收费多。
企业提出的问题如何破解?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减负,激活实体经济的活力呢?显然,需要行政体制改革配套跟上才行。而减少行政收费这剂猛药被形容为拆有些部门的香火。拆了人家的香火断了人家的财路才能解决问题,难度可想而知。
不仅仅是为企业减负,有些重要的改革落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个方面的配套改革系统性不够。而今时今日的改革是项系统工程,只有相关改革齐头并进才能形成最大合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比如说我们现在去产能,如果再就业解决不好,职工的安置解决不好,你去产能就会发生问题,从经济领域的问题就会导致社会领域的问题,那就有一个职工安置的问题,职工安置又涉及到什么呢?我们现在需要安排就业的岗位需求比较大,可是就业的结构不适应,从钢铁煤炭下来的如何转到服务领域,就要有一个职业培训。”
简单说,去产能的任务要想完成好,不能只考虑压缩了多少落后产能,还得通盘考虑到职工的下一步发展,而职业教育的改革也得同步跟上。
找到病根儿才能开出好药方。全面深改以问题为导向,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而各领域具有支撑作用的改革则优先进行、重点突破。这其中,群众反映突出的教育、养老、医疗、扶贫等问题,都是全面深改重点攻坚的方向。
韦跃给和丈夫去年新开了一家小副食店,位于贵州省惠水县明田新民社区。这个社区是个移民新区。以前,韦跃给一家人住在石漠化严重、特困人口集中的山区,吃水都要用竹筒从石缝中引下来。
截至2014年,中国仍有7000万贫困人口。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怎么让这些人别掉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路。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社保政策兜底等政策,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7000万人全部脱贫的目标。这其中,仅贵州省惠水县就有17475人将进行易地搬迁。2016年,韦跃给一家人从山上搬到了城里。而搬家,仅仅是扶贫的第一步。当地政府还对搬迁移民开展了技能培训,确保一个家庭至少能有一人就业。
韦跃给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小店是去年8月开张的,政府帮她把店面装修好,等于帮她弄好了一大半,自己只是出钱买了些家具。
有站在全局角度的顶层设计、有科学的改革方法,还得有配套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去保证政策的落实。中央深改组首先明确了主体责任,也就是谁来落实、谁负责任的问题,同时提出抓关键少数。
迟福林表示:“关键少数是谁啊?抓一把手,一把手改革的责任制,只有主要领导抓主要改革,这个改革,重要的改革、涉及各方利益的改革才有可能得到突破;第二、就要抓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鼓励地方从实际出发,按照中央的顶层设计,来从实际出发走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落实、贵在落实、成在落实。改革大局方针已定,现在的关键就是行动。全面深化改革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协调不顺、统筹不好,就难以顺利推进。将改革举措落在实处,就需要兼顾一域与全局、当下与长远,这样才能符合总体改革蓝图的要求,真正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凝聚改革的共识和力量。
下面请看详细内容…上一篇:《焦点访谈》2017年7月25日视频 吉林:灾后重建进行时 | 下一篇:《焦点访谈》2017年7月27日视频 “黄鳝女”的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