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四川文旅发展助力村民钱包鼓、精神富

时间:2020-11-17 12:21 来源: 新闻联播 > 热点新闻 >
 

央视网消息(记者 朱春燕)选泥练泥、制坯打磨、烘干上釉、烧制,这是一筐土变成土陶的过程,制作周期大约为一周,其间的每一道工序都在制陶工人的双手中凝固、成型。

在四川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花庙土陶非遗传承人邓忠华告诉记者,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土陶制品也越来越多地由泡菜坛子类的储物罐转向花瓶等工艺品。“花庙土陶”源于该村村名花庙,由于当地泥质适合土陶烧制,制陶手艺历史悠久。这几年,村民通过在花庙土陶公司制作土陶,实现了增收。

“目前有80名制陶工人,其中有20多位来自贫困户家庭。”邓忠华说,去年,该公司实现800多万产值,其中400多万用来发放员工工资。

挖掘乡土文化,发展非遗产业,四川多地的村民因此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在距桑枣镇约1个小时车程的北川曲山镇,同样是凭借着非遗——羌茶手工制作助力贫困户脱贫。该镇大水村振兴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红告诉记者,该合作社现有老茶园基地1500亩,带动曲山镇668户群众自主采茶,49户自主制茶、销售北川羌山手工茶,每户每年直接增收5200元以上。

然而,传承茶艺、开办合作社并不是吴红最初的选择。

北川是2008年5.12特大地震重灾区。当时该镇的唐家山整个山体滑坡,形成了最大堰塞湖,在家的100余村民有84人遇难。吴红在地震中失去了老公、儿子、婆婆,她则因被一棵古茶树遮挡得以保住性命。

吴红时任村妇女主任,她强忍着三位家人遇难的巨大悲痛,一边开始重建自家楼房,一边着手带动乡亲发展茶产业。“在唐家山村,山上存活着千年古茶树,村里有人掌握源远流长的羌茶手工制作工艺。”吴红便拜师学习手工制茶技艺,成为羌茶手工制作非遗传承人,将手艺教授村民。

“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卖茶叶,北川当地的羌族元素也被加入到了茶叶的包装上。”吴红向记者展示了饰有羌绣的茶叶包装,“茶艺、茶文化,和羌族古茶本身是融合在一起的。”一小盒茶,既实现了村民增收,又传承着非遗文化。

这几年,带着融合了悠久的羌族传统与多元的民族文化的羌族古茶,吴红先后参加了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礼品展、欧洲巡展、日本非遗展、成都国际非遗展、武汉非遗展、泸州特色商品展等各类展示展销展演活动。

5.12特大地震改变了北川人的生活轨迹,而在非遗产业发展中,他们通过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摆脱困境,获得财富。

唐六庆在地震中失去一条腿,曾被评为北川通坪村贫困户,通过养猪脱贫。“2017年我与禹珍公司签订合同,代养黑猪50头,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当年收入就有5万多元。今年,我代养了110头黑猪,收入已突破10万元,日子越来越好了。”

禹珍公司是当地一家主营非遗北川老腊肉的企业,董事长王华祁说,因北川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传统手工艺制作,非遗北川老腊肉很畅销。2017年,该公司投资800万元建设3600余平方米的川藏黑猪母猪繁育场,形成年产仔猪5000头规模,该村32户贫困户每年分红达到2000余元。

在人们印象中,文化一度是属于“阳春白雪”的。而事实上,国家宝藏之外,民间手工艺也丰富着文化的内涵。

“曾经不知道羌绣也是文化,直到有一次把一块绣花以60块的价格卖出后,买家转身以360块的价格卖给外国人,我才看到它的经济价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羌绣传承人李兴秀谈起多年前这段经历时,依然感慨万千。她说,羌绣没有正式命名时曾叫扎花,有着最原始古朴的传统技法,常以粗布为底,用棉线、丝线、麻线绣制各种图案,多为自产自销。

2014年,茂县兴绣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四川兴绣藏羌文化工艺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李兴秀担任公司法人,以“学校+公司+协会+基地”的经营模式,为农家妇女提供了就业,公司还专门设立了扶贫车间,助力贫困户脱贫。现在,李兴秀的徒弟有33人,学员则达2万多人。

茂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地和羌文化核心保护区。羌族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民族族姓记入甲骨文的民族,被誉为中华民族演化史上的“活化石”。

中国古羌城作为羌族文化活态展示,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旅游打卡。在展示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仪的同时,中国古羌城还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就业。

“目前有近600名员工,其中400多位来自当地贫困户、低保户家庭,他们每年从中国古羌城的工作中能收入2万元左右。”中国古羌城讲解员高礼芝告诉记者,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羌族文化、旅游服务等技能培训,中国古羌城自建成以来共吸纳了近千人就业。

文化旅游为民族地区带来发展的同时,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也为休闲旅游提供了可能。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拥有国家级4A景区“罗浮山羌王城”,国家级3A景区“枣皮走廊·蝴蝶谷”,在景区开发的带动下,桑枣镇新建了“翎谷·濯缨”“遇见·栖心”“三生山谷”等各类民宿27家,带动当地农民就业300余人,实现了旅游脱贫、旅游富民。

以该镇齐心村为例,2015年,该村人均劳务工资、集体经济收入分红为0.3万元/年;2020年,该村人均劳务工资、集体经济收入分红达到2.2万元/年,成功走出一条“森林康养+乡村度假”的特色发展之路。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需要下一些慢功夫。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青松村第一书记罗欢告诉记者,从2017年到现在,青松村开展了“扶贫赶集日”活动63次,共有100余户贫困户、300余户非贫困户和3800余人次帮扶责任人参与。

对集市进行质量监管、制定规章制度、固定日期、固定价格……为了让集市买卖双方都有规可循,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他们尝试制定了多种方案。“比起交易,我们更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建立信任,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罗欢说,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不会停歇。

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转载网络,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