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康彦龙 郭奕):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湖北抗疫的第一线,如何在尽快救治感染患者的同时保护好医护工作者,是关系战“疫”成败的关键,也是时刻高悬在每一支援鄂医疗队头顶的利剑。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的吴安华教授一到武汉面临的最严峻任务就是调研指导医院做好院内防控,紧急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他一个人先后讲课102场,培训了125支医疗队近1.5万人次。央视网记者独家视频专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安华,以下为采访文字实录。 央视网记者:您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亲临现场有怎样的感受?荣誉对您来说有哪些更深层次的意义? 吴安华:对于表彰大会来说,我的感受挺多。最深的还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一理念。另外就是以人为本这样一个思想,我们在这方面不放弃,始终坚持着,我觉得特别难能可贵。其实我们是做了一些本职的工作,我们只不过作为代表去领奖。我觉得首先是对以前工作的一种肯定,更重要的是对以后工作的鞭策。从现在开始,还要继续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好。 央视网记者:武汉疫情暴发后,您作为湖南支援武汉的首批医务人员之一,在武汉前线主要承担哪些任务? 吴安华:我当时是作为我们(湖南)省里第一个到武汉支援的医生,当时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成员之一。到武汉后,我们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就是到医院去调研;第二是主要在早期建言献策,提出我们的感控想法;第三主要做感控培训工作。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培训的工作呢?因为当时武汉的情况非常紧急。当时我们做感控的几位就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在所有的医疗队里面要配备医院感染管理的专职人员,要随队来做好所从事医疗工作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同时要保护好医务人员自身安全,要监督指导我们的医务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第二,建议各支医疗队到武汉后应先参加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这两个建议很快就被采纳了。培训任务就交给了我们这几位感控医生。在武汉期间,我自己培训了102场,有125支医疗队,1.5万人左右。 央视网记者:驰援武汉期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瞬间或人物? 吴安华:我每天都在被我的培训对象感动着。特别是一些很稚嫩的面孔,90后和00后的一些小姑娘。培训时,还有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医护人员。他们说像我们这个年龄,没有什么负担,还能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在武汉有时在小区里做培训,就看到武汉人民真的是不错,都待在家里,街上看不到人。在春节期间,平常会走亲访友的时间,大家都呆在家里,这都是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贡献。 央视网记者: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们创造了全国4.2万援鄂医疗队员零感染的“中国奇迹”,您认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感控培训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吴安华:其实我们在最开始培训的时候,包括我、李六亿教授、蒋荣猛教授都没有说要零感染,我们都不敢说,但是我们说我们尽量把培训做好。当然取得零感染的成绩之后我们都很开心,觉得再累也是值得的。4.26万人零感染,平均每个人工作50天,这确实是一个奇迹。对于稳定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不能全部归功于培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参与编写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指南里,当时跟医务人员反复强调,特别注意戴口罩和手卫生,就把它单独作为一条写进指南。从现在来看,这一点特别重要。另外,指南中第四点里我们提到关爱医务人员健康。这在当时是很早提出的,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里面特别提出要注意休息、注意饮食安全、监测医务人员健康等。现在看来,这个指南功不可没。 央视网记者:您觉得在后疫情时代,院感控制培训工作重点要放在哪些方面?在院感防控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影响很大,改变了不少生活习惯,以后特别要加强传染病发现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培训,这是我们以后要加强的。其实,我们的培训做得再好,我们的学员回去之后要到他们所在医院做培训,也未必能有十分好的效果。因为医院人太多,很多没有基础,所以我也反复呼吁,最好的方法是在我们所有医学本科里能开设一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课。让医学生,不管是学临床、护理、口腔、妇产、儿科的等,在学基础课的时候就学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知识。那么在他们实习甚至毕业之后就可以用,学完知识很快就可以运用,再到医院进行适当培训,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院感科其实很有它的特点,它有行政职能,更重要的是它有医务的属性,像新冠肺炎疫情要怎么来预防与控制?其实有很多专业知识点,不是说谁到这儿来都可以做这个事情,所以专业本身的人才建设是个大问题。希望在这方面,以后能够通过什么形式来加强这样一个学科的建设。(校对 陈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