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剧评 |《刀锋》:一部震撼人心的高像素战争画卷

时间:2020-11-04 12:02 来源: 新闻联播 > 娱乐新闻 >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这个难忘的日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频道推出六集纪录片《刀锋》,这是一部历经十年精心打磨之作,以详实的史料和丰富的视角,近距离地带领观众穿越回70年前的那场卫国之战,再现血与火的记忆,沉重而悲壮的生与死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刀锋》总宣传片

1.片名寓意高手对决的亮剑精神

片名《刀锋》寓意志愿军超强的战斗精神。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认为:在战争中,物质因素只是刀柄,精神因素才是刀锋。可见,要赢得胜利,精神因素更加重要。

要在朝鲜战场上,打败装备优良的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确实就如毛泽东所说经典的名句:“美军是钢多气少,而我军则是钢少气多。”《刀锋》在片中细致入微地展示了双方的钢与气孰多孰少。

电视剧《亮剑》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一个剑客高手跟咱对阵,就是明知是个死,咱也要亮剑,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脸,要是不敢亮剑那才叫丢脸”。志愿军比对手的装备差得多,面对敌强我弱的客观条件,但却勇敢地亮剑了。宝剑既出,其剑柄(刀柄)虽不如敌,但其剑刃,即本片所指的刀锋却是锋利无比,以致形成了锐不可挡之势。《刀锋》一片,其主题即指志愿军拥有超强的战斗精神。

从片名来看,李鹰导演颇具匠心,此前他拍摄的《断刀》,意为志愿军断麦克阿瑟之刀,断美军之刀。《刀锋》则是亮志愿军之刀,振国人之气。值得一提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定局之战其实是第二次战役,这一战打得最为精彩。《断刀》讲述的是第二次战役西线的故事,《刀锋》讲述的是第二次战役东线的故事,前者重点是讲述38军的事迹,后者则是讲述9兵团的事迹。《断刀》《刀锋》正好相互呼应,形成一部完整的姊妹篇。

2.讲述有勇有谋的交锋

一般的纪录片在论及抗美援朝题材时,重点在于敢打,勇于亮剑层面,对于如何打胜、怎样交锋,却着墨不多。《刀锋》十分难得的是,用大量的篇幅解析了如何能胜。志愿军刀柄既然弱于对手,如何让刀锋比敌更锋利?那就是靠高超的谋略,胜敌一筹的战略战术。长津湖战役,被西方军界称为世界战争史伏击战的奇迹。战场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中,志愿军以钢铁般的意志,忍饥耐寒,潜伏在冰天雪地,像猎人一样静静地等待歼敌机会的到来。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美军第10军被打得狼狈不堪,最终被迫全部撤退。9兵团的15万将士,缺衣少粮,潜伏在冰天雪地中,又不能让美军发现。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多么高的组织纪律性!

长津湖战役恶劣的自然条件,换成别的部队未必能胜。《刀锋》告诉我们,除毛泽东、志愿军总部高超的战略筹划外,9兵团是第三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善打阻击战。长津湖战役,给美军陆战第1师、第7师以歼灭性打击,共毙伤俘其1万余人。美军陆战1师和第7师被迫从空中、海上狼狈撤走。这是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最大的一次胜仗,成建制地消灭了美军“北极熊团”,缴获了其团旗。这一仗,是英雄的志愿军超强的战斗精神与高超的指挥艺术的结晶。

美国作家小克莱·布莱尔描述到:“奥利佛·史密斯的第一陆战师,中国军队插到背后,将海军陆战队围困在楚新水库地区……事情很快就明显了,联合国军遭遇的是第一流的军队。令人吃惊的是,中国人纪律严明,指挥有方。沃克的第八团军被这突然的袭击完全打晕了头,很快就全线后撤了。”

3.高像素展示志愿军“刀法”的魅力

组成历史纪录片“高像素”的要素有哪些?从本片可以看出,为达成高像素,作者下足了功夫,包括老照片、战地日记、作战电报等战争档案,记录这场战役的战地纪录片,海量的老兵亲历口述等。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每个接触过毛泽东兵法的人的常识,然而,许多拍历史纪录片的导演、撰稿却似乎常常忘了这一点。纪录片选题开口过大,叙事缺少细节,给人的感觉就是低像素的历史画面,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刀锋》则不然,选题很适中,并不试图讲述抗美援朝全景故事,着墨点就在长津湖,用了整整6集、长达300分钟的片长来讲述这段历史,给人留下了超高像素的历史画卷之感。

长津湖本是志愿军打集中优势兵力的典范之作,用超高的像素来解析志愿军的一场战役,给人留下的印象无疑更佳,传播效果无疑也更成功。谁都知道,做全景展示难度系数要小些,而要高像素地细致入微地做好一场战役的纪录片,其难度系数无疑高出很多。从这点看,《刀锋》的制作团队无疑是有勇气、有追求、有情怀的。

过去,由于经费、观念、外交等条件制约,战争纪录片基本使用国内史料,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国外取得史料成为可能,但难度仍然很大。十分难得的是,本片使用了大量来自美国的史料,其中,有美军士兵的日记,尤其是美国兵的回忆,美军拍摄的战地影像。令人惊奇的是,居然还有部分是彩色的影像。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说则容易,做则难。长津湖边的较量,无疑是知彼知己的较量。《刀锋》讲述了大量彼、己的关系,更以对比的手法,不断地切换志愿军、美军的视角,让观众如置身历史的现场,追随双方的作战行动步伐,将武器装备,以及两军将士的心理变化做了细致的刻画。从而对志愿军如何战胜对手的过程,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得出更高的审美体验,便于领悟“刀锋”的精妙之处。

4.捕捉那些震撼心灵的细节

《刀锋》以高像素的画面,为我们捕捉了不少精彩历史的瞬间,从而帮助观众构建出一幅创造战争奇迹的英雄史诗般的认知图景。例如:讲述因缺少御寒棉衣,造成的伤亡高达上万之众,真是令人扼腕之痛!为何会如此缺少棉衣?这是不少军迷、历史迷关心的问题。本片对此作了详细的交待。

讲述“北极熊团”是怎么被志愿军团灭的?在朝鲜战场上,唯一成建制消灭一个团的美军的战例,便是长津湖战役。有网友对“北极熊团”提出疑问,认为并未被全部消灭。本片用中美双方的史料,详细再现了该团被消灭的经过,数字精确到个位数,为3191人。没错,该团确有1050名逃走,其中仅有385为肢体健全。他们的军旗被志愿军缴获,现藏于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团长阵亡、军旗被缴、军心全无,难道这还不算被团灭么?

讲述围歼“移动堡垒”似的德赖斯代尔特遣队。该特遣队为美英混合特遣队,上次他们的混合是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时。该队装备精良的逆天,900余人,就有上百辆汽车、坦克,还有30多架飞机开道。结果被凭双腿跑步的志愿军围歼后,集体被俘240多人,是整个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一次成建制俘敌最多的战例。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史书记载先俘虏的是会讲中文的诺埃尔中校,本片作了纠正,其实是美军陆战1师师部第4部部长助理查伊·杰斯达中校。片中还有精彩的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解说词写得颇有动感、情感,如:“吃了一碗雪的军人们,端起枪,向美军阵地冲去”;“鲜血喷洒在白色的雪地上时,还冒出最后一点体温的热气……然后,迅速凝成了血色的冰花……”;“两边山脊的天际线上经常闪动着羚羊般奔跑的中国士兵。有时仅有10多人的志愿军步兵却狂追着有坦克和汽车的上千美军。”……这些语句,令人观之动容,有时不禁会潸然泪下。

今天,社会需要大量的历史纪录片来资政和育人,怎样才能拍出一部有嚼头、有味道的战争纪录片,《刀锋》堪称一个榜样之作。它揭示出一部有深度的历史纪录片,一定要由历史行家来做,最好是历史人与电视人紧密合作,或者像《刀锋》的导演一样让自己先成为历史专家,然后十年磨一剑,自然能煅出好剑来。

其次,历史的高像素比电脑特效更为重要。借用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你的作品不够好,那是离战场不够近”。如果你的历史片做得不够好,那是离战地档案不够近。有电脑特效诚然更好,由战地档案精心做出的拼图,其魅力将穿越时空和国界,相信更能震撼人们的心灵。

(评论员:刘心闻)

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转载网络,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