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秋雨精练的语录,只用了3句话,就写下了对历史的叹息和岁月的感慨。 我们总是读一些文章,起初不太引人注目。 馀秋雨精髓的语录
后来读了一下,发现后味无穷。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己的见识在变宽和成长。
长到某一定的高度,重读一遍读过的文章,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悟性。 例如馀秋雨精练的这个词录,只有3个词,那个时候在中学读过是很普通的。
今天回味无穷。 这本语录确实写了对历史的叹息和岁月的感慨。 文字如下
后世传下来的檄文已经看不懂了,廊柱上只剩下龙飞凤舞的楹联了。 已经找不到宽大的怨恨,还剩下几个既可以吊唁又可以休息的展馆。 只有凛然坐着的曼谷湖山不再期待历史的颤抖。 ——馀秋雨“文化苦旅”
后世传下来的檄文已经看不懂了,廊柱上只剩下龙飞凤舞的楹联了
檄文是什么,檄文是一篇谴责性的文章。 《三国演义》中,我们应该听到。 三国有文章写得好的人叫陈琳,名字叫“贼檄文”,是袁绍写的,袁绍败北,曹操很重视他的才能,从不追究他曾经写文章咒骂自己。
这篇文章一般都是批判性的,真实性的,并不虚假。 因此,馀秋雨的第一篇文章,看到馀秋雨读书多,读了檄文后才这样叹息。
他叹息之后,说世上只剩下屋檐柱楹联,看到还有值得一读的东西,就是屋檐柱楹联。 这是对历史的叹息,对文化的叹息。 这些屋檐上的楹联不久就会消失,永远消失。
在和平的社会里,很难找到慷慨的遗恨。 即使有,也没有古代人那么有文化气息,一些文字至今仍然流传着。 剩下的只有可以悬吊休息的展馆。
的确在历史上叹息,悬挂可休息的展馆,没有了曾经的庄严神秘感,只是曾经的遗迹越来越少,这些展馆很快就会消失。 只剩下一栋高楼。
只有凛然坐着的曼谷湖山不再期待历史的颤抖。
这是经历过人类百态后的豁达和坦率,自古以来的历史也不是如此。 恐怕只有读过诗书后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蔑视。 静静地坐在永恒的湖山上,叹息着历史和岁月吧?
如果没有经历过人的百态,不读几本书,怎样才能有这样的态度? 说服人。 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叹息和感慨。 否则正因为读了很多诗书,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就像读过世界好书一样,对历史没有任何期待,也能了解历史的方向,看得更清楚。 这是高度,普通人做不到的高度。
赞 0 你可以选择支持这个网站的方法 '> 欣赏;欣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