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的脱贫攻坚这个头号民生工程按下“快进键”,成为内蒙古扶贫开发历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人口增收最快的五年。内蒙古,正发扬蒙古马精神,吃苦耐劳、一往无前,跑完“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公里。
在内蒙古,沙地约占总面积的35%。国家级贫困县阿鲁科尔沁旗,就地处我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边缘,以往这里种地挣不到钱,牛羊又养不活。
从治沙入手,当地干部群众在黄沙中种下灌木丛,渐渐稳住了流沙。沙子治住了,但是农牧民发展畜牧业,依然面临着饲草料不足的问题。
怎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呢?在调研中,当地发现有着“牧草之王”之称的紫花苜蓿,亩产利润是小麦的三到四倍,于是开始尝试发展人工草场。可起初,想在沙地里种活苜蓿草,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当地请来了中国农科院等机构的专家,一一攻克技术瓶颈。旗里也抓紧修路拉电,改善基础设施,引入大型喷灌,结合国家和自治区专项发展计划,开始大规模种植优质牧草。
当地引入25家龙头企业,成立21家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当地130万只羊缺饲草料的问题,还带动了2000人就业。贫困农牧民流转土地有收益,购买饲草料的成本也下来了,还能在家门口就找到工作,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
当地还在积极延伸产业链,推进种养殖一体化,由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养殖品种优良的牛,已经带动1200多人脱贫。
十八大以来,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共投入扶贫资金230亿,其中70%用于发展产业,以造血式的产业扶贫,带动困难群众稳定脱贫。内蒙古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197.8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55.6万人。有140多万人拔掉穷根,成为内蒙古扶贫开发史上脱贫人口最多、贫困人口增收最快的时期。
下面请看详细内容…上一篇:现代牧民 智慧牧场 | 下一篇:俞正声观看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