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大学里的思政课不再抽象枯燥,各地高校正在不断丰富课程形式、创新内容载体,努力引导学生成为这门课的主角。
在华北电力大学,孙芳老师的每节思政课,都要通过公众号提前征集学生关注的话题,并依此在课堂上设置各种互动环节,比如这堂课,请你晒一张全家福,一下子触动了同学们的真情实感,有幸福的分享,也有歉疚和反思。
现在的思政课堂,老师的单向灌输越来越少,在北京科技大学,辩论赛、情景剧、微调查,请学生亮明观点,自己寻找答案。在江苏师范大学、宁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课堂延伸到实践中,从淮海战役旧址,到民营经济发展、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由学生自主申报课题,亲身感受历史和变化。
而今,各种适合90后、00后的新媒介载体也成为思政课的助力。中南大学的同学们,把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的历史分解为七部微电影,自编自导自演。而江西理工大学的学生则依据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自主开发了一款名为红色记忆的app。对他们来说,无论是革命先烈的角色扮演,还是搜集整理红色故事,都会获得与课本不一样的体会。
去年,教育部还组织各高校开展了多个系列的思政课创新活动,包括微电影展映、学生自讲公开课评选、思政课艺术作品展等,让学生成为思政课的主动参与者和创作者。
下面请看详细内容…上一篇:浙江:放歌新时代 文化进万家 | 下一篇:天津:面向外籍人士宣讲十九大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