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已经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最严格的制度正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不久前,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督查正式启动,这是目前最大规模的水源地专项督查。生态环境部从全国抽调执法骨干力量组成273个组,重点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所有涉及到的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督查,督查人员手机上安装了水源巡查系统,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对现场水源地进行巡查,这个督查涉及全国八亿老百姓水缸的安全。
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最严格的制度做保障。上周,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全面启动,六个督察组对黑龙江、河北、江西等10个省(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督察,直指“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义问题。
仅今年以来,因治污不力,先后有13个地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被生态环境部约谈,密度大于去年同期。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制度利剑出鞘,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共同发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就在上周,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总体来看,2017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所遏制,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全国地表水1940个水质监测断面中,达到I至III类水质的占67.9%,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占8.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公报上的数字变化令人振奋,人民群众对身边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更加真切。
下面请看详细内容…上一篇:李克强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让“互联网+”更多惠及重点民生领域 | 下一篇:国际联播快讯2018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