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户籍制度改革依然是改革的一项重点。要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
今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对这些人来说,不仅日常办事多有不便,而且和当地的户籍人口相比,各种待遇也经常会有所不同。
不管是办事手续繁琐还是公共服务、各类保障的差距,是否能落户不仅成为许多人离家发展心理上一道过不去的槛,也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公安部在今年2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明确将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同时也将放宽异地办理身份证、护照等门槛,提高办事的便捷度。
在焦点访谈的百度贴吧问计两会的问卷调查中,户籍改革方面,有近一半的网友最关心的就是特大城市的居住证制度怎样落实。在这一方面,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早已开始了探索。
2014年3月,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社区门口每天都有三、四百人在这里排队要办证,因为社区人手有限,每天只能办理300人,一些市民甚至早上四、五点就开始排队,他们来办理的都是上海市的新版居住证。
原来,2013年7月,上海市正式开始实施《居住证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孩子就近入学只需要父母一方的居住证和户口本、身份证即可。政策出台后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办理或是续签自己的居住证。
早在2003年,上海就推出了居住证制度,针对不同学历、不同收入人群,分为ABC三类居住证,主要功能是排队落户。2013年上海市新居住证管理办法出台后,居住证将开始实行积分制,只要在上海有合法稳定居所,合法稳定就业,参加上海职工社保满6个月或者因投靠具有上海户籍亲属、就读、进修等需要在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就可以申请居住证,根据学历、技能、缴纳社保年数等因素累积分数,达到一定分数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公共服务。
2014年7月,上海市出台了相关标准,持有居住证并且积分达到120分的外来人口就可以享受和户籍人口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目前,除了上海、广州、深圳等较早开始试行居住证制度的城市以外,南京、天津、成都等城市也都已经开始在酝酿自己的居住证制度,降低办证的门槛,细化积分条款。
在目前开始实行的居住证积分制,如何能让更多的非户籍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焦点。在上海,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分是120分,积分项目中占比最大的是学历,本科毕业可以计90分,研究生和博士生可以计100和110分;不过单项积分最高的则是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或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可以积140分,二级、三级分别积100分和60分。这样一来,同样是非户籍人口,要享受相同的公共服务,学历、技能的高低会造成很大的差别。
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是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只有整体推进才能有所作为。
不少代表委员也提出,在建立新的居住证制度后,就应该利用好这个全新的载体,促进公共服务的发展,向更多的常住人口提供均衡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的体系改善是一方面,在已经开始居住证制度的地方,在实际的操作中也碰到一些程序上的问题。
不久前,一名网友就发了一张照片,在办理居住证时,看似简单的材料背后却是大费周折,同样的情况在上海也碰到过。
在一些代表看来,这样的细节反映的是制度的缺失,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督制度的顺利实行,保护人们应有的权利。
大城市里的外来人口一本难求,但是在一些小城镇,尽管已经放开户籍限制,却是门可罗雀。来自四川广安的代表康永恒对此进行过深入的调研。
康恒永说,农民的看法很实际,目前农村户口依然和土地挂钩,除非落户城市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不然他们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农村户口。
在去年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在专家看来,促进农业人口的转移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农民愿以到中小城市落户。
中国地广人多,发展尚不均衡、情况繁杂多样,许多问题解决起来不能一蹴而就、不能一概而论,户籍改革尤为典型。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就要不断创新人口管理,这才能进入“用创新推动创新”的良性循环,才能满足打造双引擎、实现双目标的战略要求。
下面请看详细内容…上一篇:《焦点访谈》2015年3月13日视频 如何缓解农民看病贵 | 下一篇:《焦点访谈》2015年3月16日视频 “3·15”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