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央视网年度教育盛典“云生态·话未来”12月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众多嘉宾莅临活动现场,一起探索教育新生态,把脉未来教育发展新态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博导、国家督学张力出席本次盛典并发表题为《新时代民办教育发展形势和政策导向》的主题演讲。
演讲摘要如下:
尊敬的张部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尊敬的各位来宾、同仁,今天很高兴参加这样一个论坛,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新时代民办教育发展形势和政策导向的一些体会。
我们通常讲宏观政策一般从“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来切入,可以说这“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是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一百年,加上另外一个一百年。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马上收官了,明年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将实现,我们处在这样重要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就是在这样“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非常重要的开局起步的五年。
我们回顾一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和党代会的报告,就可以非常深刻的体会到一条红线,“立德树人”是贯穿其中的。从古代典籍中汲取了营养,先秦典籍就有这样的说法。
立德树人,虽然立德在先,但绝不是全部,树人是根本目的。立德树人是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全面培养。而接下来如何把它落到实处呢?“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从学校幼儿园到家庭、家长,社会、社区、网络、职场、企业,各个领域,我们都要能够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这才能把“三全育人”的理念和建全相应的体制机制贯彻好,“五育并举”,紧密对接、抓住时效。
要想进一步夯实基础,规划非常重要,而做规划、定计划,我们要把规定动作做准,让我们的自选动作能够更加与时俱进,体现新意。因地、因效、因时制宜,这就是守正而创新的方略,在我们贯彻立德树人当中所必须注意的非常重要的原则或者遵循。
从党的十九大,我们可以看出,在瞄准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十九大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部署,这些部署归结到一点,都是为了能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来确定我们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同时,还不光看重教育系统练好内功,还要更好的服务外部需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需要。
我们看十九届三中全会,可能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文件学习的特别多了,我们重温一下,发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引导,组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是涉及顶层设计的重大决策。与此同时,跟民办教育密切相关的,就是在十九届三中全会当中明确了我们要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要把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而且将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提到全社会面前,应该说现在仍然在开局起步的阶段。
而且我也毫不客气地讲,有些地区对这样一个十九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战略意图,其实领会的还真是不够清晰。如果领会清晰的话,就不会对我们现在的民办教育事业持这样一个比较消极的态度,持这样一种比较相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干脆没有事的态度,某种程度上疏于协调,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加快实施政社分开,现在也在路上,行会、商会现在发育还不够完全,我们也期望政府是一个有为的政府,而市场应该是有效的市场,在这政府和市场两大资源配置机制中,社会组织必定有它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必要。
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制度建设,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更高,而且整个视角更为长远。我们也看到了在这一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后面加了个合作办学,实际上就是要发挥多方力量来完善我们的基础制度,使得我们整个制度中民办教育能够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当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的政策要点之后,我今天不展开讲,我要讲的是我们在保基本,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促公平方面,第一责任大家要紧紧盯住,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地方可能出现了一些错位,越位,甚至缺位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就是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到公共领域中,提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已经高度分化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样就不难理解我们为什么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瞄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未来5年要干的大事的时候,在整个包括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重点、形成合力和筑牢教育体制基础,适应新发展格局,融入创新驱动发展,着力补齐短板的同时,我们要创新和规范服务的业态。这就使我们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将来政策的要点。
我们跟教育和学习相关服务的业态,应该是在创新当中规范发展的。同时我们要通过规范,更好的促进创新驱动的发展。比如说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我们的民办教育也必须有使命担当,这就是普惠性幼儿园,普惠性学前教育和0—3岁托幼事业,民办教育该如何恰当的定位,都是非常要紧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十三五收官,这十几项,包括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在2019年标红的已经达到了2020年的水准,而且接下来还没有标红的,今年估计大多数能够完成,中间可能中职差一点点,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人员参与人次会有点问题,其他我们都可能如期实现。这样的如期实现,跟我们民办教育的贡献密不可分。
大家可以看一看,在每年普通本专科毕业750万,毕业研究生64万,成人、网络本科加起来毕业440万,加上自考拿到本专科文凭的接近50万,这500万加上刚才这800万,1300多万是非常雄厚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蓄水池,这将支撑起我们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当中会有结构性就业问题,我们会在实践中加以克服,但这样一个基本面,我们民办教育的贡献率是这样。
非学历培训方面我们大比重已经是有目共睹的,高等教育几乎是每四个人,有一个人从民办高校毕业,而中职这一块之所以比例一路上升,是因为它肯定能联系到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才能办得让学习者感到满意。而普通高中,小学、初中,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稳中有调,而幼儿园半壁江山是民办教育,民办园。就入学率、入园率进行国际比对,我们已经跻身于全球中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尽管我们可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差几个点,这是2017年,但是2020年达到和中上国家达到平起平坐的局面已成定局,我们和高等收入国家相比还差二三十个百分点。
2035年我们将会在这样一个普通教育绿通道,大家都非常期待的中考、高考和考研的旁边有一条黄通道,真在由职业院校,从中职开始到专科的学校,和新批设的22所高职,注册入学,再到专业学士、硕士、博士的学术研究生之类的分类招考,将来再有条件还可以从高等学校试行宽进严出,注册入学的探索。
未来多少年内可以把我们一考定终身,这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集中营,让它沉淀历史?让这些纠结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让这些虎妈、鸡娃成为过去。什么时候?如果2035年前能够沿着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普通高中多样化,职业技术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内涵式发展,继续教育灵活多样,特殊教育面对残疾孩子,融合教育,医教结合的方向来推进的话,我相信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会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
大家可能会问,你说这些关键词是专家学者们的观点还是什么呢?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版本当中明确说的这些定位,而且又经过这次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文件进行了升级提高,这就是我们现代社会当中服务的三分法,从纯公益的到纯盈利的之间,我们会形成一个光谱,而供给侧也是这样一个光谱,我们民办教育难道只是在这个光谱的某一端吗?不是这样,我们现在已经看到,已经遍及了整个光谱的各个方面。如果民办教育仅仅把眼光盯着应届毕业生,未免我们有点太狭窄了,面广量大的学习者都是民办教育的潜在客户。
中国教育学习资源的战国时代已经到了,能者为师,愿者为师的时代到了,人工智能、网络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革新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能够创新服务业态,变革教育治理方式,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能不能从浅海到深海,再到深蓝海,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在浅海的部分,很多投资方感受到结了一层薄冰,以为冬天来了。实际上我们要进入蓝海,深蓝海的话,没有冰,有很多我们可以挖掘的空间。
所以刚才我们说到了那样一种从纯公益到纯盈利服务的光谱,接下来我们在协同创新方面也同样有一个光谱,而这个光谱就从我们单打独斗,单兵作战,形成了逐渐的战略联盟。我说战略联盟大家可能感受不深,告诉大家,党的十九大以来这三年中,公办高校所建立的联盟已经几十个,上百个了。我们民办高校也有很多联盟,正在起步,所以我特别期望利用这样一个非常短暂的时间,把党和国家宏观的教育决策的顶层设计,同我们基层的探索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紧紧地把握好我们的关键时点,从今天起,从2020年起,一直到2035,到2050,我们会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规划滚动的实施下去,所以我们要善用我们的规划红利,把我们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把它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老百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效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