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
“为了让我们更深刻记住这段历史,了解真相……”
“我觉得是要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12月10日下午,一场特别的历史公开课在江苏省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开课。现场,石鼓路小学思政课老师王文带领五年级1班的学生们研读公祭读本《血火记忆》,探究民族之殇,激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2020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3周年,2020年12月13日是第7个国家公祭日。在中小学开设国家公祭日·历史公开课、组织抗战老兵走进驻宁高校讲述历史、深入宣传普及公祭保障条例……在今年国家公祭日前后,南京这座承载着历史伤痛的城市以不同的方式缅怀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警示人们铭记历史,增强爱国情感、珍爱和平生活,
坚定不移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道路,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铭记
12月10日13时,在石鼓路小学版画博物馆里,6年级4班学生王炫策正和小伙伴们一起向参观者展示版画制作流程。
“先把油漆均匀涂在刻有图画的模板上,再附上画纸,用机器压印……”尽管手上全是油漆,王炫策仍不辞辛苦地解说着。
记者在版画博物馆看到,墙上陈列着现代版画家李桦的《怒吼吧!中国》、王琦的《跃马杀敌》和彦涵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等表现在战争年代侵略者残酷暴行和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作品。
“我们复制了一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版画家们的作品,比如李桦、王琦等,多是以战争年代为主题,通过临摹这些画作,达到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正带领着孩子们进行版画创作的石鼓路小学教科室主任肖思远说。
“通过学习版画,我重新认识到了战争年代同胞们的苦难生活,想到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就更加坚定了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决心。”王炫策说。
“自2014年以来,每一年我们都会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王文向记者介绍说,除了在思政课上带领学生阅读公祭读本,石鼓路小学还通过开展研学纪念馆、寻访丛葬地、参加幸存者家祭活动等,让学生们在实地走访中将爱国的种子种在心中。
记者了解到,12月初以来,南京市600多所中小学通过开设国家公祭日·历史公开课,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组织学生观看影片、阅读讲述南京大屠杀相关书籍、创作公益画报等,激励学生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珍惜
12月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市教育局共同策划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进校园”活动启动。活动走进了全市30所中学,展览名为《人类的浩劫:1937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料,一直持续至12月14日。
“今年国家公祭日前后,纪念馆组织此次系列展览活动,是为了配合南京大屠杀历史教学和思政课的教育,更是为了让青少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奋发有为,树立报国之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对青年学生进行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感谢纪念馆举办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胡忆瑞说。
在多个学校的活动现场,师生们在观看活动现场的图文展板后,纷纷表达了珍爱和平、奋发图强等观展感受。“在不少学校,师生们有时在我们安装展板时就站在一旁观看上面的内容,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让我觉得这次活动十分有意义。”现场布设展板的工作人员高强说。
12月3日,一堂“特别思政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小斐通过讲述抗战老兵的故事、在缅甸建纪念碑的故事等,和120名南航大一学生一同回忆那段历史。
这也是今年国家公祭日开展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之一,旨在通过主题宣讲、特别思政课等方式让驻宁高校青年学子铭记那些历史经验与教训,弘扬民族精神,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下和平幸福的生活。
传承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12月5日下午,80余名来自南京律师行业的老中青三代律师及其子女共同诵读了《和平宣言(节选)》。
这是由南京市律师协会、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共同组织开展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下简称《条例》)两周年公益宣传活动。2018年10月31日,由南京律师为主体起草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在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国家公祭保障进入法治化轨道。
“《条例》颁布后,我们通过各种访谈会、宣讲会,登上学校讲台、走进媒体直播间宣讲,还对实地走访中发现的一些丛葬地日常管养工作缺位、位置指引标识缺失、市民祭奠活动不便等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刘伟说。
《条例》中还特别提到要将国家公祭主题教育纳入南京中小学地方课程,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国家公祭主题教学实践活动,驻宁高等院校也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国家公祭主题教育。
“我们所多次组织律师前往市内各中小学,借助学校的思政课课堂,从专业法律人的角度为学生们解读《条例》,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法治宣传中。”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博炜告诉记者。
“在平常的思政课上,我们也会讲与公祭日相关的史料,在学生班队会活动中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不断巩固孩子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王文说。
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集中学习公祭读本、史料展览,走进驻宁高校开设特别思政课等活动,正是《条例》中所提出构建全面完整的国家公祭宣传教育体系的生动实践,将实现民族记忆的世代传承落到实处。
不仅在校园,今天,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12个社区和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等6家抗战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步举行悼念活动;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以音乐会、烛光会、图片展等方式举行公祭仪式;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亲属代表、各界群众代表举办“烛光祭”活动,共同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本报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