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示范引领农业现代化

时间:2021-01-11 12:10 来源: 新闻联播 > 热点新闻 >
 

近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印发通知,认定江苏省邳州市等3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批准创建了151个全产业链发展、现代要素集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已认定87个,带动各地创建了3189个省、市、县产业园,基本形成了以园区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设格局。记者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有关司局负责人。

问: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请您介绍一下产业园推进情况?

答: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姓农、务农、为农、兴农宗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建设管理机制,推动产业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壮大了主导产业,促进了产业振兴。各地选准县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按照“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大基地、发展大加工、创新大科技、开展大服务、培育大品牌,提高了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了一批集中度高、规模大、效益好的优势产业。许多产业园已经成为区域或全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行业排头兵。15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均产值达75亿元,其中15个超百亿。二是创新了紧密型联农带农机制,增加了农民收入。构建“农户+合作社+加工营销”的利益联合体,显著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2019年151个国家产业园近70%的农户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三是培育了增长动能,壮大了县域经济。各地大力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科技、信息等现代要素向产业园聚集,引导先进生产力“出城进园入农”,形成了一批上下游紧密协作的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目前国家产业园聚集了90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纳税总额近200亿元。四是促进了产村融合,带动了乡村建设。许多地方以产业兴、农村美、生态优为导向,将产业园建设与休闲观光、民俗风情有机结合,培育了一批生产生态生活相融相促的乡土小村、特色小镇,形成了产业围绕新村转、新村围绕产业建的乡村建设布局,促进了乡村功能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问:中央财政对批准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奖补,请介绍下在安排使用奖补资金方面有何特点?

答: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贯彻中央部署要求,中央财政持续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供给和使用机制,累计安排中央财政奖补资金91.21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园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基层干部反映,产业园已成为涉农项目建设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率高、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大的标杆。一是实行以奖代补,赋予地方资金使用自主权。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批准创建的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引导各地结合实际,围绕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联农带农增收等,统筹使用奖补资金,赋予地方较大的自主权。二是实行先建后补,推动地方加强产业园创建。中央财政按照批准创建、中期评估、评价认定等环节,对每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分批下达奖补资金。这种奖补方式,有利于推动地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县级主体责任、调动建设积极性、提高产业园创建成效。三是实行部省奖补挂钩,对支持力度大的省份给予倾斜支持。为引导各省增加产业园建设投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创新管理机制,按照年度支持产业园建设的省级财政自有资金规模,分档确定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产业园申报指标。对批准创建且达到条件的,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问:据了解,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已支持创建10个以现代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请问这对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有何作用?

答:建设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用园区化理念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探索。2019年和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了10个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以作物种业为主导产业的,主要包括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四川省邛崃市、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福建省建宁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等7个产业园。以畜禽种业为主导产业的,主要包括广东省新兴县、北京市平谷区、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等3个产业园。目前,农财两部已将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四川省邛崃市等3个产业园,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各地充分发挥种业产业园产业集聚、主体集中、要素集约的平台载体作用,聚焦科技研发、种业孵化、公共服务等,建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产业园杂交水稻常年制种面积占全国的30%以上,杂交水稻供种量占全国的35%。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产业园制定专门政策扶持制种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经营水平,年销售收入过千万的制种企业47家,制种品种达到5000多个。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的部署要求,再批准创建和认定一批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性能国际领先的品种,提升种业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

问:我们了解到,各地都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采取了哪些创新做法推进产业园建设?

答:近年来,各地普遍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乡村振兴牵引性全局性工作,强化政策支持,创新管理机制。广东省出台支持产业园建设21条政策措施,安排财政资金75亿元建设14个国家级、161个省级、55个市级产业园,基本实现主要农业县全覆盖。四川省建设11个国家级、132个省级、761个市县级产业园,每年按三、四、五星分级确定省级产业园名单,安排省财政资金5亿元,分别奖补五星级2000万元、四星级1500万元、三星级1000万元。在总结借鉴地方实践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积极探索,逐步规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产业园管理体系。一是创新“先创后认”建设机制。对经过2-3年建设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对两次考核不达标的取消创建资格。基层反映,这种管理机制有利于从严把关,高质量高水平推进产业园建设。各地普遍参考借鉴该管理方式,出台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省、市、县产业园建设。二是创新推广“园长制”责任机制。支持产业园所在地县级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担任“园长”,负责组织推动产业园建设。有的县市主要领导反映,产业园工作是重点任务、振兴大事,每月都要听产业园汇报、每月都要到产业园走一走,有问题马上解决。三是创新产业园管理机制。产业园一般横跨多个乡镇,关联多个部门,涉及生产、加工、流通、休闲观光等多个环节,涉及土地、金融、科技、人才等多种要素,依靠农业农村部门一家推进力量有限。借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经验,鼓励在覆盖范围广、跨多个乡镇的国家和省级产业园推广管委会管理机制,由正式编制人员或专职人员承担园区建设管理工作。

问: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抓得实、投入大、效果好,请问“十四五”期间推进产业园建设有什么打算?

答:“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部署。“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对标新目标,推动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加快数字技术向农业各领域渗透,提升乡村产业园区化、融合化、数字化水平,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工作推进上,可以概括为“提质、扩面、强基”3个关键词。一是“提质”,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每县选准1-2个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培育知名品牌,促进全产业链开发、全链条增值,实现“一县一特、一特一园、一园一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是“扩面”,即提高产业园覆盖面。按照普惠性、竞争性、政策性相结合的原则,继续支持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指导各地全面推动省市县级产业园建设,实现涉农县产业园全覆盖。三是“强基”,即加强产业园建设管理。研究制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指导意见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办法,推动更多的金融资本、政府专项债用于符合条件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强监测评价和绩效考核,发挥好产业园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示范作用。

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转载网络,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