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平方米和960万平方公里共振 《朗读者》完成了一场全媒体新物种的“生长裂变”

时间:2020-12-13 12:02 来源: 新闻联播 > 娱乐新闻 >
 

【引子】

叶圣陶先生写过这样一则童话:有一粒神奇的种子,国王、商人、兵士都想培育它,但他们要么图虚荣,要么为名利,先后费了好大的力气,无一成功,最后是一位农民,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平和而自然地,让种子开出了神奇的花。

笔者之所以想到《一粒种子》,源于董卿曾将《朗读者》的制作过程比作农夫劳作,她一直记着作家毕飞宇对她说过的话:“你只管播种,收获的事情交给土地。”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自2017年起,在这个因朗读而聚集的舞台上,有超过130位朗读者用130多种人生汇聚成培育“种子”的养分,让它一路发芽、拔干、抽枝,长出美丽的花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循香而来。

也正是这样一粒茁壮的“种子”,在历经了800多个日夜的蓄势后,搭乘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纵深融合发展之风,于2020年爆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开启了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的“生长裂变”之旅。

【正文】

2020年10月16日-18日,北京、武汉、厦门三地的朗读亭联动完成了一场72小时不间断的慢直播。

在小小的一平方米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朗读者们饱蘸深情,用滚烫的文字读出各自的人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让大家仿佛看到一道道微光,就在我们头顶的天空和脚踩的大地之间,攒聚成高擎的火炬,温暖并鼓舞着每一个奋战在2020年里的人。

12月11日起,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和央视创造联合打造的《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将在央视综艺频道20:30档播出。同时,央视综合频道将于12月20日22:30档播出精华版。

作为《朗读者》第三季的序章,从融合思维出发的“一平方米”,已然让《朗读者》从一档电视文艺节目,迭代为了联动线上线下、贯通大屏小屏、集合视频音频等多种表达形态和传播形态于一体的全媒体新物种。特别是以大屏影响力为基点,在新媒体小屏传播裂变,而后又回流到大屏播出的闭环操作,不仅是总台首个小屏直播内容反输电视大屏的全新尝试,也为整个行业开创了推进媒体融合的生动样本。

于《朗读者》而言,“一平方米”是演播厅延展的触角,是联结观众们情感的纽带,更是节目扎进大众生活土壤深处的根系。本文将试图从“一平方米”出发,解读《朗读者》第三季的全媒体“进化密码”。

躬身入局的革新力

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节目的生态链闭合”

《朗读者》作为总台的超级文化IP,从第一季起就以多级口碑效应引爆全民传播热潮,由电视节目强势闯入网络视频、音频传播空间,在全网尤其是年轻人中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自传播影响力格局,加上衍生而来的人格化交流载体“朗读亭”,可谓自带网红基因、社交体质和长尾效应。

今年以来,直播几乎成了各大节目的标配。“一平方米”固然是《朗读者》第三季在正片大餐之前献给观众的一道“前菜”,但国家队班底的高站位和硬实力在这次大型全媒体活动中尽显无遗,主创团队从平台优势和节目积淀出发,将“一平方米”完完全全打造成了超脱常规直播思路与格局的年度现象级传播事件。

在经历了一段突然的停顿和漫长的隔离之后,人们的心中积攒了太多倾诉和表白的欲望,《朗读者》作为一档用文字照见生命的文化节目,恰逢其时地满足了大众的情感刚需,全新升级的朗读亭带着以“一平方米读天地人心”的使命,变成了人们的耳朵、嘴巴和眼睛,也变成了一个灵魂激荡另一个灵魂的心桥。

董卿与观察团在直播间与朗读者互动

陪伴式、移动化、社交性是整个“一平方米”直播活动的鲜明特点。

这场72小时不间断的直播,除了让网友尽情聆听朗读亭里传来的心灵回响,还可领略北京的晨曦微露,武汉的万家灯火、厦门的海风拂煦,城市景观动态的呈现,赋予了本次直播更强的沉浸体验,造就了一种“枕着城市入梦,听着朗读醒来”的文化生活意象,“朗读亭”与“一座城”也巧妙地结合为一个互文互证的信息矩阵。

“学霸班”同学在朗读亭视频连线

为了完成跨越北京、武汉、厦门三地、加上主播间四个不同空间的互动直播,央视频的技术团队克服了多地域、多场景、多互动、多视角、多路信号的直播难题,创新颠覆传统广电连线方式,实现“超远程低延时多人连线直播”。诸如“武汉学霸班”在北京、武汉两地跨屏朗读致敬梦想,董卿为“小石榴”跨屏朗读《世界为谁存在》……这些惊喜不断、精彩不断的“穿屏互动”,被网友们津津乐道。

三天时间里,“一平方米”新媒体慢直播活动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1573万,微博话题阅读量到9.8亿。围绕本次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联合学习强国平台、央视新闻等共同发起“人人都是朗读者”的倡议,并由央视频、央视网、新浪微博、B站、腾讯微视、百度好看等多家媒体进行联动。值得一提的是,董卿在主持“一平方米”直播活动之余,还与中央电视台文艺之声《品味书香》主持人小马合作,以音频的形式分享温暖的阅读故事,董卿首度主持广播节目也成为网友关注的话题。

“一平方米”直播团队紧张忙碌

“一平方米”特别节目以“精装版”的形式,浓缩再现三地72小时中那些最能感染人心的生命颂歌。集朗读实况、现场采访、实时弹幕、微博互动、城市景观等全网传播素材精华于一身的大屏播出,为本次大型全媒体活动的各项丰富实践进行了一次集成化的再输出,进而也完成了全媒体节目生态链闭合的最后一环。

极致绽放的生长力

抬头望灿烂星空,俯身听大地脉动

“2020年,在人类编年史上,狠狠打上了一个坚硬的绳结,也在每个人的生命里,留下了五味杂陈的刻度。面对前所未有的意外和煎熬,面对无数超出想象的勇气和毅力,我们相信,总有一道光,会照亮前方”,董卿在《一平方米》节目的开篇,如此剖白此行归来的意义。

《朗读者》从一开始的迫切愿望,就是为了把“所有用生命写字的人”给世界留下的光,照耀在更多人的头顶。过去两季,《朗读者》成功缔造了星光灿烂的荧屏文化景观,它集结了一大批站在文学界、科学界、体育界、教育界等各大领域“金字塔尖”的无价面孔,用多元的经典文本和深刻的生命体验,持续塑造着人们强健的心灵和辽阔的眼界。

如果说前两季《朗读者》更多是在仰望时代的星空,所有极致的创作只为带领观众看见更美的“星河”,那么我们所见的“一平方米”全媒体活动则脚踩大地,在众多业界大家的保驾护航下,为特殊的2020年凝练同样闪闪发光的时代影像志和历史备忘录。

借用濮存昕朗读的巴金先生的散文——这一年,我们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我们愿意用更多的字来记录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愿意用更多的话,来感谢我们所接触过的崇高的心灵。《朗读者》凭借极强的情感敏锐和极高的创作自觉,用“一平方米”带我们听2020年的呼吸、心跳和脉动,感受一个个平凡的英雄正如何挺立在我们中间。

董卿采访人民英雄张定宇

参与到这场盛大朗读的,一如既往地有许渊冲、莫言、贾平凹、刘慈欣、麦家、田沁鑫、濮存昕等文化大家,也有宗庆后、王石等企业领袖,还有周冬雨、张梓琳等文娱明星。但真正的主角分为两类,一类是在2020年感动过我们的年度人物,比如“人民英雄”荣誉获得者张定宇院长、经历生死仍然选择直面深渊的眼科医生陶勇;为数更多的一类,是和你我一般热爱生活、努力前行的人们,他们用契合了个人体验的经典文本诉说思念、感恩和憧憬,致敬生命、时代和国家,他们流泪也欢笑,经受磨难却更加勇敢……

董卿采访陶勇

“一平方米”之于朗读者,是一场极具纪念意义的生活仪式。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那些滚烫的、质朴的倾吐,汇聚成超越单一个体、超越一平方米、超越72小时的力与美。

作家莫言参与“人人都是朗读者”活动

“一个人是很微弱的,他只是一个点,当许多的点汇聚在一起,你会发现这就是一张脸,这即是时代的面孔”,在《一平方米》特别节目中,素来感性的董卿数次落泪,但相信每位观众也很难不被那些平凡的力量感所震撼,“这些普通人可以在艰难当中依然去怀抱善意和希望,他们最终给予我们的感动,给予我们的慰藉,给予我们的鼓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得多。”

切换自如的兼容力

走出封闭的演播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

在推动节目向融媒体产品升级的过程中,《朗读者》传统的演播室形态被打破,身兼制作人、总导演、主持人三职的董卿,在《一平方米》中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董卿在厦门大学跑步

去武汉寻访时,董卿非常接地气地吃着当地的特色美食热干面,罕见扎丸子头的她看起来率性利落。在厦门采风时,她扎马尾穿一身绿色休闲装在校园跑步的样子,引发了好一阵的网络热议。“一平方米”直播期间,董卿时而是程俊玲老人口中的“大闺女”;时而自称是“小石榴”的大姨,拿着可爱的动物玩偶,以一口奶音为小宝贝读绘本……所谓“可盐可甜”,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在这次新媒体化的转型中,她淡雅的妆容、休闲的着装,在直播间和嘉宾们促膝长谈的样子,还有72小时直播结束后穿着大棉袄坐在户外台阶上朗读的样子……徐徐用语言之美传递着温暖和力量,让人感受到一股有如清风扑面的邻家气息。

生命之美、文学之美、情感之美共同铸就了《朗读者》超乎一般节目的能量,而借由海纳百川的“一平方米”大型新媒体活动,这个超级文化IP已然在主动谋变的打破、重组、升级中,实现了和每一种端口的精准对接。

这种切换自如的兼容力何来?当我们梳理其全媒体的“进化密码”,与其说是技术流的硬核转换,倒不如说其核心还是传统美德,比如深练内功的定力、拒绝重复的勇气、不设局限的格局,还有像农民一样,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守拙。

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转载网络,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