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针对不同学龄阶段学生,手册对防控近视提出了非常详细的建议。
为啥大家都这么重视视力?因为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人类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这五官感受中,视觉对信息的获取超过其他四个总和。
那么,人是怎样用眼睛和大脑产生视觉的?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怎样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保护视力?
本期我们邀请了杭州明视康眼科副院长张君、杭州市杭州中学科学青年骨干教师宋净霖,为同学们解读视觉的相关科学奥秘。
A
从光线到图像
眼睛+大脑=视觉
利用放大镜在太阳下点燃小纸片这个小实验,其原理是放大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太阳光通过放大镜后会聚到一个小点,所有光线的热量会全部汇集在一起,当温度达到着火点,纸片就燃烧起来了。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双“放大镜”——眼睛。事实上,我们眼睛与照相机的原理很相似,现在请同学们化作一束光,以相机作类比,经历一场眼球之旅吧。
首先,我们进入的第一关是角膜,俗称"黑眼珠",相当于相机镜头。它占眼球表面积的1/6,直径约为11.5毫米,中央厚0.6毫米,旁边厚1毫米,它的屈光力有42D左右,光线在这里就已经开始会聚。
接下来,路过的是虹膜围绕的瞳孔,相当于相机光圈,如果光照太强了太刺眼,瞳孔就会缩小,反之放大。
第三关是重要关卡“晶状体”,相当于相机的全自动变焦镜头,在瞳孔虹膜后面。视力正常人既能看近又能看远,全依赖于晶状体的调节。看远时,睫状肌放松,悬韧带绷紧,晶状体变扁平,折光力减少;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依靠其本身弹性变凸,折光力增加。
但是,如果长时间盯着近处的物体,晶状体会一直处于饱满状态,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始终较强,长此以往,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难以恢复到扁平状态,因此,光线通过晶状体后就只能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就是近视眼。而如果晶状体难以从扁平状态调节到饱满状态,那么看近处物体时,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就是远视眼。
像上面这样,光线通过一系列的会聚作用不断向一处聚拢,最终打在视网膜进行感光作用,这与相机的胶卷很像。在视网膜上感光最敏锐的那部分,称为黄斑。虽然视网膜很薄,结构却很复杂,分为10层,感光的细胞主要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主要负责明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主要负责暗视觉。
这时候,视觉图像还没有产生,这趟旅程还没有达到终点,需要我们的大脑C位登场了。
接收到了光信号后,视网膜会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将光信号转换成微电流信号。这个信号中包含了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并通过视神经一路传递到视觉中枢,也就是位于后脑勺的视觉皮层,之后大脑就会开始研究信号当中包含的颜色、形状、深度以及看到的物体到底是什么等等信息了。
因此,我们平常所说的“用眼睛”看到物体,其实是大脑中的视觉中枢产生的视觉。如果没有大脑作为视觉信息处理器不断工作,通过眼睛接收到的视觉信息将是一团乱麻。
B
从正视到近视
痉挛+不放松=失衡
明白了眼睛和大脑感知图像的原理后,我们再来聊聊近视问题。
人类眼睛的发育,其实是从远视开始的。新生儿的眼球小,眼轴也短,都是“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睛的生理结构渐渐成熟,视力也逐渐趋于正常,要经历远视、正视、停的过程,如果刹不住车,就会继续过度发育形成近视。
所以,当身高长最快的时候,也是近视预防的“关键期”。而在中学时期,同学们开始大量的近距离阅读,户外活动减少,成为近视发生发展的“重灾区”。近视的严重程度也是循序渐进的,大概分以下三步走:
最初,眼睛还没有出现轴性过长,但如果近距离用眼时间长、负荷重,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不能放松,调节失衡。就像 “弹簧”,用眼过度使睫状肌这个“弹簧”绷太紧,“弹簧”弹性会变差,看远时也无法放松,就是俗称的假性近视。
接着,眼睛轴性增长,即使在睫状肌完全放松情况下,光线仍然只能聚焦在视网膜前,眼睛就从假性近视变成了真性近视。
更进一步,轴性增长加剧,就从近视变成了高度近视。由于眼轴增长过长,会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变薄,出现眼底并发症。
具体防控行动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如果出现了眯眼、频繁眨眼、揉眼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视力和验光,从三岁起,在成年前,建议3~6个月检查一次。
一旦确诊近视,就要选择配戴合适的眼镜,因为近视眼是不可逆的,就像个子长高不会变矮,眼轴变长了也不会再缩短。
此外,有一部分同学是“假性近视”,不需要配戴眼镜。真或假怎么区分呢?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也就是“散瞳验光”。
科学研究表明,最好每天到户外阳光下活动2小时,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与户外活动相比,室内活动并不能明显起到预防儿童近视的效果。
主持人 陈素萍